信仰崎嶇之路
By Wayland Shih
當假期將近時,我想起兩年前收到的一個消息,我的一個認識最久的好朋友發現自己處於抑鬱,恐懼,焦慮和痛苦的最黑暗的境地。 過去兩年,我一直在與我的弟兄一起去尋求他的信仰,重建他的身份,並在基督裡重新獲得希望。
我的朋友最近分享了他是如何被我激勵的,用愛,用我們的友誼,用我對他說的真理,並且他希望他能以同樣的方式祝福我。 事實是,他已經祝福我了。 他讓我重新懂得了信仰的真正含義。 他教會了我什麼是為信仰而戰,即使處於黑暗幽谷仍然有信心。 他對信仰的堅持令我自愧不如。 這不是一條簡單的路,這條路上充滿了懷疑,充滿了淚水,有著各種不確定,焦慮和恐懼的情節,但這是一條讓我們兩個更接近上帝的道路。
在基督教主題電影結束時,我發現自己常常發出質疑,經常會問“如果他們沒有贏得那場足球比賽呢?”或者“如果他們沒有懷孕,會怎樣?”或者“如果他們無法得到那份工作呢?“或者”如果他們的婚姻以離婚告終呢?“或者”如果他們的孩子死了怎麼辦?“在這些處境下,信仰能做什麼? 如果上帝不像我們預期的那樣回應我們的禱告呢? 如果上帝給我們的道路確實包括痛苦,失落和心痛,那該怎麼辦? 那麼我的信仰將在哪裡呢?
我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。 所以兩年前,我和我的朋友承諾,如果他處於需要禱告,有人傾聽,有人談話的需要時,他可以隨時隨地給我打電話。我們也承諾彼此永遠說真話,即使真話難聽傷人。有幾周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發短信和講電話,而其他幾周則只是幾個短信。
我們談得最多的話題是信仰。 他經常和我說他的擔憂,即他不像是過去那樣有信仰了,他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在屬靈上引導全家,擔心自己並沒有鼓勵到妻子和孩子反而成為他們的負擔,他還擔心如果他不從這個黑暗的坑里走出來,他的孩子會離開這個信仰,並質疑他是怎樣一個基督徒。
那麼,信仰是什麼樣子的? 不管是因為藥物治療還是他的神經遞質,或者是一場屬靈爭鬥 – 或者三者皆是,當你感覺不到和你放所有信仰在他身上的那個人有聯繫的時候,信仰是什麼樣的? 我的朋友在崇拜期間,在他每日的奉獻期間,在反思神的話語時,都沒有感受到與神的情感聯繫。我們很多教徒都經歷過這些:神的話堅定我們,或者一首歌抓住我們的心讓我們感動,或者真理向我們顯示, 而我的朋友他有兩年多沒有經歷過。 我的朋友渴望與上帝交通,就像他之前經歷過的一樣,但現在,他已經感覺到了有兩年的失聯。
在他的妻子和孩子眼中他是什麼樣的人? 我的朋友多次問我這個問題,通過這次經歷,我得出唯一結論是:我的朋友是一個有信仰的人。 當我們的生活順利時,當我們的禱告得到我們所期望的回應時,我們很容易敬拜我們的主,學習聖經並且給祂唱讚美詩。 當我與祂相交時,在屬靈與情感上都有感動的時候讚美神是很容易的。 然而,我無法想象作為我的朋友,在絕望的低谷中敬拜上帝是什麼感覺。 我無法想像當我感覺不到祂的同在時,相信上帝是什麼感覺。 放棄和停止追求上帝不是很容易嗎?
這就是過去幾年我朋友的生活和經歷。 當我坐在暴風雨之外時,聊以慰藉的是,我在外面的同時也與他在一起。 我最親愛的朋友和兄弟沒有放棄,因為有神的恩典。 即使掙扎患難中,他每天都從日常選擇和生活中追求神的話語,神的存在。 他尋求上帝,選擇堅持和信靠基督。 他通過追尋他的家人和像我一樣的人來追求上帝,提醒他神的真理,並在禱告和愛中得到支持,每天重新獲得希望,使他從他的焦慮,恐慌,恐懼和抑鬱中得到醫治。
我們的弟兄 Theo Kwong 不久前在英文部講道,提出我們如何能夠轉向耶穌看到祂在痛苦來臨時作出回應的榜樣,那苦難是不可避免的 – 因為我們承諾在我們選擇跟隨基督時就要遭受痛苦。 這就是我的朋友選擇回應他的苦難的方式 – 憑信心追求上帝,與上帝博弈,不放棄並接受周圍人的幫助。 我相信他的妻子和孩子將視他為一個有信仰的人的榜樣,而且總有一天,我們都會了解他所拿出的勇氣和信心,明白我們的父是多麼信實。 當我帶領我的家人為我的朋友禱告時,我希望我的孩子們也將他們的“叔叔”看作是信仰的縮影,希伯來書11:1 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 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”
這件事發生的早期時我做了一個夢。我夢見我的朋友站在教堂的台上,分享他的故事,給黑暗中的人帶來光明,我坐在左前方,他看起來不錯!我在腦海中看到了這個畫面,好像它已經發生了一樣。我相信這是預言,總有一天,我們會一起慶祝這一刻。我也希望在我繼續尋求上帝的過程中,我的信仰也如同我的朋友那樣,我也像我親愛的兄弟那樣在絕望之地還能追求祂。我知道信仰不簡單,這是一場混亂而艱苦的旅程,我也并不知道其他的道路要經歷什麼。即使事情如此不確定,我依然挑戰自己相信基督并將所有信心交給基督。所以,請為我們兩個人禱告,當我的朋友經歷那些穿越死亡幽谷的日子時,上帝會向他保證,他可以繼續鼓起勇氣拿起屬靈的權柄,因為祂就在他身後,而我可以繼續生活并講出屬靈的真理,將光明帶到黑暗的地方,最終,我的朋友將經歷上帝與他同在。